之前在花園城堡上買了一包美國楓香種子,照著說明用冷層積法冰了一個多月之後,楓香喜出望外地發芽了,喜孜孜地移植到盆子裡種,小樹苗也很爭氣一直長大長葉子。
北美楓香的生命力很旺盛,發了很多芽,葉子一片一片長,期待它能長成一棵大大的樹。這棵小樹去年冬天開始掉葉,整個變得光光枯枯又乾扁扁的,本來以為小樹苗要死了,沒想到春天一到開始變溫暖了之後,它又發出綠色的新芽了。太驚喜了!
苦惱的是,一進入炎熱天氣型態,特別是今年的五月之後,楓香開始葉子區塊發黑,發黑部位會蔓延到整片葉子枯掉,更可怕的是連新生的葉芽才長出一點點就黑掉了。不知道是太熱、太乾,還是染了什麼病菌。目前小樹依然生病中,除了翻書找資料、問種植高手,也想拍照去建國花市問問植物醫生,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因緣際會,家裡終於入住了第一棵心愛的杉葉石松!網路上找不到太多種植的方法,大多是自然環境和偏植株植物學的描述,腆著臉詢問高手之後,在這裡備註下一些養護的注意事項方便自己查閱。

介質:椰塊、木塊、水苔,這三種搭配,介質不用多。網路上也查到有人用培養土搭配珍珠石種得很美,所以我想依照環境搭配介質是很重要的。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記錄 7/27 播種之後的後續。
Day 7 8/3,發芽。

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實在太喜歡芝麻菜的香氣,搭配牛排或放在沙拉菜裡都能讓味道更豐富有層次,但在超市買又貴又少,索性上網買種子,陸續在陽台種了一些芝麻菜,只是陽台的菜要活得精采或委靡總是隨他去,看天吃菜很隨性但也常無收成。
網路上討論植物種植的細節很多,日照、溫度、土質、水管理、施肥、種子品質、種植季節、盆器種類、蟲害,每項都有可能影響植物的生長。想想,用隨性美化懶惰是很好的安慰劑沒錯,但還是應該認真記錄一下種植過程比較有意思。今年夏天氣溫非常高,跟適合種植芝麻菜的氣候實在差很多,但不管了,當做實驗吧。這次種菜用的盆器是鮮乳坊的牛奶瓶和寶特瓶,打橫放,上面切一個長方形的口,下方挖洞做排水。
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一月中開始的無計畫種植至今已經過了一個半月,有些東西在本人黑手指荼毒下已經宣告回天乏術,只能考慮再次挑戰或者乾脆放棄,其餘的,大致有了一些模樣。
在蔬菜之家買的各色種子,裂葉芝麻菜、波斯頓萵苣、紅皺葉萵苣、拔葉萵苣、甜羅勒、細香蔥等等,因為沒有種子種植知識亂種一通,毫無意外地,長得一點也不好。所有的種子都長成莖細長脆弱、葉色淺淡、高高瘦瘦的徒長苗。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常在國外網站看到紙製育苗杯,用紙製的杯子來培育小苗感覺比塑膠苗盤環保許多,造型也樸實好看,可惜不論我到實體花市還是網路店面都找不到紙製育苗杯,雖然能上淘寶買,但我的小小陽台能用多少呢,想更環保卻製造運送的碳足跡就違背我的本意了。
如果只是要培育少量的苗苗,紙製蛋盒是很好的替代品噢!剪下蓋子墊在蛋穴盤下方能讓整體感覺更堅固紮實,在一格一格的蛋穴邊貼上標籤就是很好的育苗盤了。
雖然也曾經用塑膠蛋盒做育苗盤,但還是覺得紙製的好用。除了塑膠盒不如紙盒好看,還有塑膠盒不會吸水,除非在塑膠盒底部打孔排出多餘的水份,否則只能小心翼翼地加水或傾斜盒子讓水流出來(我手拙,很容易連種子一起流掉)。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直很迷戀油橄欖樹的姿態,銀綠色的細長葉片,修剪得清爽的枝幹,讓空間添增沈靜安詳的古老氣氛。
前幾日從露天拍賣買來了油橄欖樹的種子,關於播種法,賣家在問與答中回答,由於是果肉洗除的新鮮種子,只要泡水一到三天直播即可噢。但在網路上查了資料,硬殼種子若是直播,光是等待發芽就能等到天長地久。文章中提到,等橄欖種子發芽可以等三年,讓原本已經把種子泡好埋土裡的我著實嚇了一跳,如果真的要等三年該如何是好呢?思考了一晚上,決定把橄欖種子挖出來用破殼法處理處理。
破殼法如同文面上的意思,就是把種子外的硬殼敲破去除,直接用種仁孵芽,對硬殼種子來說真是十分合理的快速處理法,但實際執行才知道,要把油橄欖破殼真是地獄般的試煉啊。
chezk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